- 相册
- 0
- 阅读权限
- 255
- 日志
- 0
- 精华
- 3
- 记录
- 0
- 好友
- 1
- UID
- 264651
- 帖子
- 6378
- 主题
- 4865
- 金币
- 5531
- 激情
- 2154
- 积分
- 6199
- 注册时间
- 2008-6-12
- 最后登录
- 2013-2-2
- 在线时间
- 494 小时
- UID
- 264651
- 帖子
- 6378
- 主题
- 4865
- 金币
- 5531
- 激情
- 2154
- 积分
- 6199
- 注册时间
- 2008-6-12
- 最后登录
- 2013-2-2
|
据说古时候苏州人娶媳妇,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,都要用掌扇、黄盖、银瓜等装饰品显示自己尊贵的气派。而掌扇上又无一例外地粘贴上“翰林官”三个字。后来有个名叫周卜世的苏州人到扬州,闲谈中,一个扬州人问:“你们苏州的老百姓为什么都不娶媳妇?”
周卜世惊讶地反问:“哪有这回事?”
那扬州人道:“我曾今在苏州住过几年,看了无数次彩轿迎亲,所见都是翰林院的官员,和曾有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?”
此话虽说是戏弄之言,却也尖锐地嘲讽了苏州人这种当官的情结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,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翻了身。人民的地位误伤崇高,处处展现出新气象。比如“人民子弟兵”这一对军队的称呼就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,此外还有“人民英雄纪念碑”、“人民大会堂”等等,就连钞票也称“人民币”,于是警察被称为“人民警察”、“民警”也就顺理成章了。然而前不久,笔者听到有人介绍一位年龄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——“这位是王警官”时,不由得一愣:咦?什么时候,在不知不觉之中,“民”已经变成“官”了?
我国警察很多,有公安、国安、交通警、户籍警,等等。“民警”的称呼还没有被彻底废除,但在落实到具体个人时,人们几乎已经约定俗成,一律以“警官”称之了。试想,如果遇到数百万警察中的某一位或几位,你能称之为“王警兵”、“张警兵”么?谁都清楚,警察中有官也有兵,官少而兵多,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。“警官”之称的改变,却不能不使人意识到中国又多出了不少区别于普通小民的“官”。我不知道拿“公仆”、“勤务员”取代“官”之称呼,是不是有些迂腐,但如果当年那个扬州人晓得了今人的情结,他又何必嘲笑人人想当官的苏州人呢? |
|